细胞污染有哪些类型,如何判断?
细胞污染有哪些类型,如何判断?
- 按照污染物来源,可分为细菌、霉菌、酵母、病毒、支原体以及其他细胞系的交叉污染。
-
- 细菌,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单细胞微生物,直径一般为几个微米,外形多样,如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培养物被细菌污染后,几天内即可通过简单的肉眼观察发现;被感染的培养物通常呈云雾状(即:浑浊状),有时表面会覆盖一层薄膜,并伴随pH的突然降低。在低倍显微镜下,细菌显示为在细胞之间移动的微小颗粒,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分辨细菌的形状。
- 酵母,是真菌界的一种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大小从数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与细菌污染类似,培养物被酵母污染后也会变得混浊,特别是污染后期。污染初期pH变化很小,后期污染严重时,pH会升高。在显微镜下,酵母成单个卵圆形或球形颗粒,有些会芽生出较小的颗粒。
- 霉菌,是真菌界的一种真核微生物,以被称为菌丝的多细胞丝状体形式生长。与酵母污染类似,毒菌污染初期培养物pH值会维持稳定,后期污染加重后pH值会迅速升高,导致培养物混浊。在显微镜下,菌丝体通常呈细束状纤维,有时呈较为密集的孢子团块。
- 病毒,是一种微观感染性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结构进行复制。病毒体积极小,因而要检测培养物中有无病毒以及将其从细胞培养实验室所用试刑中去除都十分困难。由于大多数病毒对宿主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一般不会对与其宿主物种不同的细胞培养物造成不良影响。但是,使用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物时却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特别是当实验室培养的是人或灵长类动物细胞时。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查、一组抗体的免疫染色、ELISA 实验或者采用适当病毒引物的PCR技术可以检测出细胞培养物的病毒污染。
- 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简单细菌,被认为是能够自我复制的最小的生物。由于体积极小(一般小于1微米),支原体的检测十分困难,除非其达到极高的密度,导致细胞培养物变质,在此之前往往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有些生长缓慢的支原体可能会在培养物中持续存在,而不会导致细胞死亡,但是这些支原体会改变培养体系中宿主细胞的行为和代谢。慢性支原休感染的可能表现包括:细胞增殖速度降低、饱和密度下降以及悬浮培养物凝集,但是,唯一切实有效的检测支原体污染的方法就是采用荧光染色(例如· Hoechst 33258)、ELISA、PCR、免疫染色、放射自显影或者微生物学测定技术定期检测培养物。
- 交叉污染,虽然不如微生物污染普遍,但是许多细胞系与其他生长迅速的细胞系间广泛的交叉污染是一个明确的问题, 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从声誉好的细胞库获取细胞系、 定期检查细胞系的性质以及采用良好的无菌技术是有助于避免交叉污染的惯例方法。通过DNA指纹图谱、 核型分析和同位素分析可以确认细胞培养物有无交叉污染。
澳睿赛生物
微信公众号
企业微信号